電動牙刷與普通牙刷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電動一個是手動,既然是靠電源驅動的電器,自然避免不了充電問題。而各種樣式的電動牙刷採用的充電介面也有所不同,但大部分都是Type-c和USB充電介面,因此本文將介紹這兩種介面。
1、Type-C USB介面介紹
Type-C介面,全稱USB Type-C介面,一種USB介面形式,是最新的USB外形標準,Type系列的介面除了Type-C,還有Type-A和Type-B,相比於Type-A,Type-B,Type-C體積要小很多,是其他體積的1/3。
2014年最早出現在Nokia N1平板上面,2015年穀歌Chromebook Pixel筆記本上也有應用,之後配置在蘋果超薄款Macbook上,後面慢慢被更多人所瞭解到,廣泛應用於其他產品。
Type-C介面優勢
1、纖薄設計
介面插座端的尺寸約為8.3mmx2.5mm,是標準USB Type-A介面尺寸的1/3;
2、支持正反插
Type-C介面正反面相同,支持從兩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,解決了USB總是插不准的難題,可承受1萬次反復插拔;
3、傳輸速度快
最大數據傳輸速度可達到10Gbit/秒,也就是USB3.1的標準。U盤,移動硬碟傳輸檔速度很快,可用來傳輸DisplayPort訊號,支持4K UHD影像傳輸;
4、USB Type-C輸送的功率大
最高可達100瓦,並可自由改變電力的輸送方向,可以實現快速充電和雙向充電。用戶不僅可以用筆記本為移動設備充電,也可以用其他設備或移動電源為筆記本充電;
5、極大的擴展性
為了擴大對各種傳輸規格的整合,Type-C制定了替代模式進行支援,一個Type-C介面能承載電源,USB,信號等多種介面,一根線全搞定。
2、其他USB介面介紹
1)USB2.0
USB(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匯流排),是一種應用在電腦領域的新型介面技術。早在1995年,個人電腦就已經帶有USB介面,由於缺乏軟體及硬體設備的支持,USB介面都閒置未用。到1996年由世界著名電腦和通信公司等共同推出的新一代介面標準,為解決日益增加的PC外設與有限的主板插槽和端口之間的矛盾,而制定的一種串行通信標準,這是一種快速、靈活的匯流排介面。
USB介面自1994年推出以來,經過26年的發展,從USB1.0/1.1,USB2.0,USB3.x,發展到現在的USB4;傳輸速率從最開始的1.5Mbps,大幅提升到了最新的40Gbps。
USB的發展歷程:
其中USB2.0為第二代協議版本,規範是由USB1.1規範演變而來的。USB2.0技術規範是有由Compaq,Hewlett Packard,Intel,Lucent,Microsoft,NEC,Philips共同制定、發佈,規範把外設數據傳輸速度提高到了480Mbps,是USB 1.1設備的40倍!2000年制定的USB2.0標準是真正的USB 2.0,被稱為USB 2.0的高速(High-speed)版本,理論傳輸速度為480 Mbps。
具有傳輸速度快、可以熱插拔、即插即用、攜帶,使用方便、標準統一、可以連接多個設備等優點,而恰恰是其熱插拔的優點卻存在著靜電浪湧的危險,而且其介面體積小巧,內部元器件集中化程度更高,受到靜電浪湧危害的可能性更大,車用多媒體系統主機都會配置有兩個USB2.0的端口,因此在電路設計中需添加合適的防護器件。
2)USB3.0
如果汽車對數據傳輸處理要求更高的話,一般則會用USB3.0介面代替2.0(但其實也有可能兩種介面同時存在,以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)。而USB 3.0為USB第三代協議版本,USB 3.0的最大傳輸帶寬高達5.0Gbps(640MB/s)|大約是USB 2.0的10倍(USB 2.0約為60 MB/s)。
由Intel、微軟、惠普、德州儀器、NEC,ST-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.0 Promoter Group 於2018宣佈標準USB3.0實際設備應用中被稱為'USB SuperSpeed',順應此前的USB1.1 Fullspeed和USB 2.0 HighSpeed廣泛用於PC週邊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。
在前文《USB2.0》的篇章中已講解了USB的發展歷程,但篇幅集中在於了“USB協議”上,因此在此我將解釋USB的“介面類型”。
USB的介面外觀類型:
2.1 TYPE類型
2.2 Mini類型
2.3 Micro類型
USB插頭形狀對各協議規範的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