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VS(瞬態電壓抑制器)在電子工程中主要用於埠口防護,防止瞬間電壓衝擊損壞後級電路。儘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,但在實際應用中,TVS的選型過程往往缺乏理論計算作指導,多數情況下仍依賴工程師的經驗或參考推薦電路。
本文旨在透過詳細解析選型過程,協助新入行及資深的電子工程師,在不同應用場景下,選擇最合適的TVS器件。

TVS工作原理
TVS(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s),即瞬態電壓抑制器,又稱雪崩擊穿二極管,分單向與雙向兩種,用於保護電路免受異常過電壓的損害。單向TVS常用於直流電路,而雙向TVS則用於交流電路。在正常工作狀態下,TVS呈現高阻抗,不影響電路運作;當遭遇異常過電壓時,TVS會迅速轉為低阻抗狀態,將過量電流洩放並將電壓鉗制在安全水平,從而保護後級電路。一旦過電壓消失,TVS便會恢復其高阻抗狀態。
TVS關鍵參數
V_RWM 截止電壓 (Reverse Stand-off Voltage)
TVS的最高工作電壓(V_RWM)是指TVS可以持續承受而不致損壞的最高峰值電壓。為防止TVS在電路正常運作時誤動作,從而影響電路穩定性,電路的最高工作電壓必須小於V_RWM。
I_R 漏電流 (Reverse Leakage Current)
漏電流(I_R)是指TVS在截止狀態下(於V_RWM下測量)的最大電流。對於模擬信號埠而言,漏電流會直接影響採樣精度,因此,TVS的漏電流越小,性能越優越。
V_BR 擊穿電壓 (Breakdown Voltage)
擊穿電壓V_BR是指TVS在1mA測試電流下的電壓值。V_BR存在±5%的偏差範圍,合規產品的V_BR必須處於V_BR(min)和V_BR(max)之間。
I_PP 峰值脈衝電流 & V_C 鉗位電壓 (Peak Pulse Current & Clamping Voltage)
峰值脈衝電流I_PP(通常以8/20μs波形定義)和鉗位電壓V_C是衡量TVS保護能力的兩大核心參數。I_PP反映了TVS承受脈衝衝擊的能力,而V_C則反映了其限制電壓的能力。對於同型號的TVS,I_PP越大,代表其耐衝擊能力越強;V_C則越小,代表其鉗位特性越好。
C_J 結電容 & I_R 漏電流 (Junction Capacitance & Reverse Leakage Current)
結電容C_J是TVS內部的寄生電容,在高速IO埠的保護設計中尤為關鍵,過大的結電容可能會劣化信號質量。漏電流I_R則主要帶來功率損耗,或在模擬信號電路中,影響A/D轉換的採樣值。

TVS選型流程
熟悉TVS的基本參數後,便可進入最重要的選型環節。在選擇TVS之前,首先要明確三大目標:
電壓合適:能有效保護後級電路。
影響最小:引入的結電容不會影響電路正常運作。
功率充足:功率餘量足夠,滿足測試標準,且其損壞時序不能早於保險絲。
選型可按以下步驟進行:
選擇TVS最高工作電壓 V_RWM
選擇TVS鉗位電壓 V_C
選擇TVS的功率 P_PPM (或 I_PP)
評估漏電流 I_R 的影響
評估結電容 C_J 的影響
01、選擇TVS最高工作電壓 V_RWM
在電路正常工作時,TVS應處於不工作的截止狀態。因此,TVS的截止電壓必須大於被保護電路的最高工作電壓,以確保TVS不會干擾電路的正常運作。然而,V_RWM的高低也直接決定了鉗位電壓V_C的高低。在確保V_RWM大於線路正常工作電壓的前提下,V_RWM亦不宜選得過高,否則會導致V_C過高,削弱保護效果。故此,選擇V_RWM時,需綜合考慮被保護電路的工作電壓及後級電路的耐壓能力。一般可參考以下公式:
V_RWM ≈ 1.1 ~ 1.2 * V_CC
其中,V_CC為電路的最高工作電壓。若V_RWM小於工作電壓,會導致TVS反向漏電流急增,接近導通或進入雪崩擊穿狀態,從而影響電路正常工作。

02、選擇TVS鉗位電壓 V_C
TVS的鉗位電壓V_C必須小於後級被保護電路所能承受的最高瞬態安全電壓。V_C與TVS的雪崩擊穿電壓V_BR及峰值脈衝電流I_PP成正比。對於同一功率等級的TVS,V_BR越高,V_C也越高。因此,所選TVS的最大鉗位電壓V_C絕不能大於被保護電路可承受的最大電壓,否則,當TVS將電壓鉗制在V_C時,本身就會對後級電路造成損壞。V_C的選擇可參考以下公式:
V_C < V_max
其中,V_max為後級電路能承受的最高瞬態電壓。
03、選擇TVS的功率 P_PPM (或 I_PP)
TVS的額定瞬態功率必須大於電路中可能出現的最大瞬態浪湧功率。理論上,TVS功率越大越好,能承受更多衝擊能量和次數,但功率越高,封裝尺寸越大,成本也越高。因此,TVS的功率只需滿足設計要求即可。對於不同功率等級的TVS,相同電壓規格的V_C值基本一致,區別在於I_PP。故P_PPM與I_PP成正比,I_PP越大,P_PPM也越大。
針對特定電路,通常有對應的測試要求。設實際電路中的最大測試電壓為U_actual,測試電路內阻為R_i,則實際峰值脈衝電流I_actual可估算為:
I_actual = U_actual / R_i
TVS必須能通過測試,故其功率需滿足要求。在特定測試波形(如8/20μs或10/1000μs)下,TVS需承受的最小功率P_actual可透過相關公式計算得出(註:原文公式不完整,此處保留其邏輯)。在實際選型中,TVS應保留一定餘量,其功率P_PPM的選擇應遵循:
P_PPM > P_actual
04、根據結電容和漏電流評估影響
若TVS應用於高速IO埠防護、模擬信號採樣或低功耗設備等場合,就必須重點考慮結電容C_J和漏電流I_R的影響,此兩項參數越小越好。
實際選型舉例
已知條件:
電路正常工作電壓 V_CC:24V
電路最高工作電壓 V_max:26V
後級電路可承受的最高瞬態電壓:50V
實驗測試波形:8/20μs
測試電壓:500V
測試電源內阻及PPTC靜態電阻合計 (R_i):2Ω
選型步驟:
1) 選擇TVS最高工作電壓 V_RWM
V_RWM ≈ 1.1 ~ 1.2 * V_CC = 1.1 * 26V ~ 1.2 * 26V ≈ 28.6V ~ 31.2V
2) 選擇TVS鉗位電壓 V_C
V_C < V_max = 50V
3) 計算實際測試波形功率
I_actual = U_actual / R_i = 500V / 2Ω = 250A
P_actual ≈ V_C * I_actual (此為簡化估算,精確計算需考慮波形積分)
若預估V_C約為42.1V(參考後述器件參數),則 P_actual ≈ 42.1V * 250A = 10525W
選型結果:
根據以上計算結果,可以選用香港天微電子的 5.0SMDJ26A 這款TVS。由於此TVS用於電源埠,其結電容和漏電流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。

5.0SMDJ26A TVS關鍵參數